
吉安市吉州区长塘镇陈家村委会村民彭新根今年42岁了,是个勤劳能干的人,九十年代为了让家里过得更好,他随着打工潮来到广东在制衣厂工作,闯荡多年的他依然没有积累太多的财富,于是彭新根回来了,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。
回家后勤劳的彭新根弄了个小鱼塘,养鱼的成功让他有了点积蓄,但是仍然达不到自己致富的理想。一次在外游玩的时候,看见邻县的葡萄种植不仅规模大,产量高,经济效益好,不慎感叹。彭新根心想要是自己也弄葡萄园那该多好啊!于是和哥哥商量,认准了种葡萄是一条致富好路子,两人一合计,立刻准备投资。于是东拼西凑的把所有的资金都拿出来了,还在社会上贷了款。那段时间,彭新根一有空就跑到邻县学技术,虚心求教,邻县的种植户被他的真诚所感动,从而耐心地传授他种植技术,从如何平地,如何施肥,如何抹芽等种植技术他全用本子记录下来,并且买来大量的书籍自己自学。经过多方认证后引进葡萄苗6000棵,搭起了棚架,种植了10亩葡萄。三年后葡萄挂果了,每亩产4000公斤,每公斤卖到7块钱。尝到甜头的兄弟俩想再扩规模,对于刚刚创业的彭新根兄弟俩来说,最缺乏的就是资金,之前在银行的贷款到期,利息压力也很大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彭新根听说可以申请创业贴息贷款,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,来到吉州区再就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。经过了解,政府运用再就业小额贷款鼓励返乡农民创业,通过申请,彭新根今年3月及时获得10万元的创业贷款。
当我们走访到彭新根种植基地时看见彭新根正在葡萄园修剪枝叶,乐呵呵的他给我们介绍:“这边是油茶种了80亩,这边是湿地松有100亩,那边还一个30亩的鱼塘,还养了鸡,还有牛棚......”看着彭新根一脸的喜悦,我不禁问他年收入有多少,他毫不犹豫充满着自信说:“25万没问题,多亏你们的政策好啊,要是没有这个创业贷款,我们还要在外面贷款付利息,压力好大的。”这是多么朴实的回答,也正是他发自内心的回答,如今葡萄藤成了“致富藤”,结出了增收致富的“幸福果”。再就业小额贷款政策不仅仅让彭新根哥俩得到实惠,也让更多的返乡农民工安心返乡创业。